子宫腺肌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异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子宫腺肌病不仅患病率上升,还渐趋年轻化。此病不仅导致女性痛经、月经不调,也会降低生育力,与不孕发生有一定联系。
什么是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伴随周围肌层细胞代偿性肥大和增生的一种疾病。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15%同时合并内异症,约半数合并子宫肌瘤。中医古籍里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入“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孕”等病证中。
01
为什么会得子宫腺肌病?
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相关的发病因素如下:
1.遗传因素。有子宫腺肌病家族史的女性,发病机会更高。
2.子宫损伤。解剖结构上内膜基底层与肌层直接相邻,易于侵入,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则会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进而损伤子宫肌层而发病。
3.高雌激素血症和高泌乳素血症。子宫腺肌病常合并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增生,可认为发病与高水平雌激素与高水平泌乳素刺激也有一定相关性。
4.生殖道梗阻。先后天疾病导致生殖道梗阻,可能使经血排出受阻而侵入肌层发病。
02
主要会有什么症状?
1.痛经:是子宫腺肌病的突出表现。患者可有典型的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但少数痛经症状不典型;同时还可伴有性交痛或慢性盆腔痛等临床症状。
2.月经失调: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月经前后点滴出血。月经过多最常见,严重时可致贫血。本病月经失调的发生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病灶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等有关。
3.生育力低下:本病有20%以上的患者合并不孕;妊娠后出现流产、早产和死产的概率显著增高,相应不良产科并发症,如胎膜早破、子痫前期、胎位异常、胎盘早剥和前置胎盘等,发生率也会增高。
4.子宫增大:是本病的固有症状、体征,患者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增大。
5.其他相关症状:子宫增大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关临床症状,如压迫膀胱可引起尿路刺激症状,如压迫肠管可引起肠刺激症状。此外还有与长期疼痛以及不孕引起的精神心理相关的躯体障碍等。
03
怎么确诊子宫腺肌病?
以下条件可以帮助确诊本病:1.月经史:有经量过多、连续几个月经周期经期延长,有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多见于小腹正中)。2.妇科检查:子宫有均匀增大、呈球形,或有局限性隆起、质硬、压痛阳性(经期压痛更为明显)的结节等。3.相关辅助检查,比如通过盆腔B超查看到子宫均匀增大或有囊肿等,通过血液检查了解血CA水平有升高。4.目前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获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
04
治疗和自我管理
A.中医治疗
目前,应用各种中医药手段缓解子宫腺肌症所导致的痛经这一理念已被广泛认同。中医师会根据个人体质制定方案,而且治疗方式相当丰富全面,包括辨证论治、周期治疗、专方专用、针灸治疗、中药保留灌肠、局部上药(阴道后穹隆)、外敷药、穴位注射、电离子导入,止痛疗效均较好,另外还有如桂枝茯苓丸、丹鳖胶囊等中成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
B.现代医学治疗
药物上,症状轻、有生育要求或者快绝经的患者可以选择达那唑、孕三烯酮、GnRH-a、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等,但目前无根治性药物,停药后可复发,因此需要长期用药。
手术上,年轻或希望生育的患者可试行病灶切除术,但术后有复发风险;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行子宫全切除术。是否保留卵巢,应取决于卵巢有无病变和患者年龄。
C.自我管理
1.遵医嘱用药,手术后配合换药。
2.注意饮食,少吃牛肉等高热量或酸辣刺激食物。
3.经期保养,不接触冷水,避免游泳,远离潮湿阴冷环境,禁止房事和非必要妇科检查。
4.规律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快。
杨教授温馨提示
1.在应用GnRH-a等药物时应向医生充分了解其副作用,如GnRH-a可能引起潮热、失眠等,长期使用则有骨质丢失的风险,对此可进行反向添加治疗和钙剂补充。
2.鼓励自行记录症状改变,配合医生随访。
文
孔倩校稿
工作室成员审核
杨正望教授图片
网络
-END-
杨正望教授工作室
门诊地点:
中医附一门诊五楼
门诊时间:
周二、三、四全天,周六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