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小儿眼科门诊中,经常见到患近视、斜视、弱视的儿童。在寻求治疗的路上,往往很需要耐心,考验毅力的视功能训练就是其中一项。
三个月前,医院视光门诊接待一位4岁的小朋友马绍洲,初步检查双眼视力0.25,经过袁东坡主任的接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诊断为弱视,随即在我院进行了视功能训练。
治疗过程的漫长,时常让人思索:视功能训练究竟有没有用?应该指望它让孩子的视力有哪些起色?
图为马绍洲小朋友复查视力
经过三个月坚持不懈的训练,马绍洲小朋友双眼视力均为1.0,双眼视功能恢复。
斜视VS弱视
微山医大眼科有对策
斜视与小儿眼科是微山医院集儿童与青少年视力健康宣教、普查、屈光矫正(近视、远视、散光、低视力)、弱视、斜视、儿童眼病(泪道、上睑下垂、儿童视神经等)矫正治疗的专业科室。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施维教授定期来院会诊疑难病例和开展手术。
会诊中的袁东坡主任
斜弱视治疗来说
1-3岁:治疗关键期
4-8岁:治疗敏感期
9-12岁:视觉发育接近成熟;还有希望,但疗程长
12岁后:基本无望治好
因此,6岁前是治疗弱视的*金时机,成年后即使戴镜也无法达到1.0的视力。
而斜视在成年后治疗,只能改善外观,丧失的视力难以恢复。
为什么要做视功能训练?
对于弱视
提升视力
弱视眼由于废用而使视觉功能下降,视功能训练有助于刺激“懒惰”的弱视眼,促进它恢复正常的视力和双眼视功能。
健康的双眼视功能要求有正常的同时知觉、融合功能,并建立精细的动态立体视觉。
大部分弱视都需要戴镜,戴镜纠正异常视觉刺激信号是治疗弱视的基础。很多家长单纯排斥儿童戴镜、反对儿童全麻手术而错过治疗时间点,让人着实遗憾。
告诫天下所有父母:凡是能用眼镜、能通过手术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能因为我们的“短视”造成孩子的“弱势”!
弱视治疗:视觉功能康复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混合虚拟现实(VR)训练平台、弱视综合治疗仪、双眼视觉功能训练设备(医用同视机、单/双孔裂隙尺等)和精细训练工具等,针对屈光不正(远视、散光、近视)引起的弱视、斜视性弱视、形觉剥夺弱视(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术后),眼球震颤和眼底视神经发育异常引起的视力低下、以及儿童功能性弱视,都起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
视功能训练
对于斜视
①恢复双眼视功能
②恢提升术后生活
斜视的出现很多是由于异常的双眼视觉,如双眼屈光参差、融像困难、单眼弱视等。
视功能训练能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建立良好的双眼视觉环境,对间歇性斜视治疗、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单眼弱视和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视功能建立、巩固等有帮助,甚至能达到治疗斜视避免手术。
部分做了斜视手术的患者(外斜多见),因各种原因导致术后眼位虽然回正了,但没有双眼同时视功能,甚至出现第二次斜视。
在术后进行相关训练,可以锻炼双眼肌肉的力量,使其达到平衡一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施维
博士后主任医师
神经眼科儿童眼科专家
医院副教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现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神经眼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神经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视觉康复与训练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眼保健学组秘书。
袁东坡
主治医师
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任长沙唯嘉儿科名医工作室眼科主任、医院斜弱视及小儿眼科主任。完成各类斜视手术余台,其中MAC无痛斜视手术余台,显微斜视手术余台,显微镜下保留睫状血管手术余台。完成各类复杂斜视手术:Harada-Ito、Faden、上斜肌折叠术、上斜肌后退术、下斜肌转位术、Yokoyama术、眼球震颤矫正术等。
曾多次应邀参加第十七届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会议,第三届华厦眼科国际论坛暨第六届国际葡萄膜炎学术研讨会,经历颇丰。
还有其他问题?
对眼睛问题有疑问?
扫一扫在线咨询或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