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痛经的分类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宫腔粘连或宫颈粘连等所致。
#01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
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妇科和辅助检查无阳性发现。
#02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出现,并因其生长、浸润、反复出血而引发一系列症状的病症。下腹痛和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典型症状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有时可放射至会阴部、肛门及大腿,常于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整个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易导致盆腔粘连、不孕。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俗称巧克力囊肿,术后易复发。
#03
子宫腺肌病痛经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子宫腺肌病,约15%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呈均匀性增大。主要症状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1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严重的子宫腺肌病可导致不孕。
#04
盆腔炎性疾病痛经
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症状差异较大,常见的有下腹痛,多呈持续性,经期、非经期都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此外还常见阴道分泌物多、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盆腔炎性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俗称宫外孕)、慢性盆腔疼痛、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
#05
宫腔粘连或宫颈粘连痛经
宫腔粘连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使宫腔部分粘连或全部闭塞。患者可表现为月经量少甚至停经、痛经、不孕、流产等症状。
宫颈粘连痛经是由于宫颈或宫腔手术导致的宫颈粘连,经血不能顺畅排出而引起每个月规律性的腹痛。
可见痛经的背后还可能是各种不同的疾病,一定要注意有无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继发痛经。出现痛经症状要及时找专业医生就诊并做详细的检查,如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痛经的治疗可以选择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或者妇科就诊。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