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疫情放开后,我们怎么过好以后的日子 [复制链接]

1#

1

疫情放开后,大家好像骂得更凶了,而且骂的基本都差不多:

“老子TMD脑袋烧得像火球,喉咙疼得像吞刀子,谁说普通感冒的?”

要不然就是“去医院排了七八个小时才排上,半条命都没了。谁要放开的!”

其实放开后大家看到的那些残酷的真相还远远不止这些。

有小孩高烧不退连药都买不到,要买也是价格被炒了无数倍的高价药。

有老人不幸去世,却连火化的资格都没有,不得不塞红包托关系,也不一定烧得上。

还有餐馆老板以为行情会回暖,没想到放开了生意没改善,员工却一个个倒下了,工资和房租又得照付,熬不到过年就要破产了。

那早知道这样,我们继续封控,不放开行不行?

答案显然是不行。

首先声明,我并不是共存派。

即使在上海严控的四五月份,我居家办公,没扣一分钱,而且我这个人比较宅,在家封了两个月不出门没啥不习惯的,即使再封两个月我也没啥问题,而且家里有小孩老人,封控对我的利远远大于弊。

但是,我们今天不站在个人立场说事,我怎么想的不重要,要看大部分老百姓是怎么想的。

其实这次放开,也是民意的结果,这也是现在防疫这件事的主旋律。

2

别看现在网上到处在骂放开,但几个月前可不是这样的。

三年的封控,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不用多说了。

经济停滞,大量公司倒闭,大批人员失业,就医难,等等。

那时网络上听到的大多是要求放开的声音。

那时我还是希望管控的,但我不敢发声,我只能躲在暗处瑟瑟发抖。

因为我曾在网上说了句放开的时间还没到,放开了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医院更会挤兑,会死很多人。

马上就有一大堆人跳出来骂我,说就是个普通感冒你哔哔啥,然后列举身边很多无症状的确诊病例,还说国外都放开了,人家蹦跶得多快活。

我也不想争辩下去,因为我赢了也左右不了政策导向,但到底什么能左右这个大方向?

老百姓的民意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多人跳出来骂我,说明社会的压力已经到极限了。

那段时间大家都看到了,很多人不再配合防疫,扒围栏的,搞事情的。

感觉再不放开就要出事了。

虽然石家庄第一个闯关失败了,但气氛已经烘托到那了,全国跃跃欲试,再控制已经控制不住了。

再说了,国门也不可能永远关着,国门一打开我们还怎么防?

我之前说过,防疫就是两极分化,要么严控,要么彻底放开,没有中间路可走。

按照奥密克戎这恐怖的传播率,只要严防不到位,一旦出现缺口,防线很快就会被撕开,瞬间就传播出去了。

今年四五月份上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新疆防了三个月,感染率还是居高不下。

这就说明了,要么死守要么放开,你走中间的路,防没防住,到头来误伤了经济,老百姓也遭殃。

但无论哪个选项,也都不可能马上带来让人欣喜的变化,只是现在摆在眼前的只有这两条路。

有人做过调查,封控那会要求放开的人大概占了70%,还有30%左右是想清零的,但那时网络上铺天盖地要求放开的声音,让人感觉好像所有人都是共存派。

现在放开了,好像变成了全网都在骂共存派,让人感觉之前那70%的人倒戈了。

其实这个比例一直没变,只是现在跳出来发声的,是之前沉默的那30%的清零派。

所以现在,要求放开的民意其实还是占了大多数。

因为共存派的希望达到了,他们现在正忙着退烧和康复,准备迎接新的生活,没空搭理你了。

如果要问我是清零派还是共存派,我只能说,我是“两面派”!

封控的时候就好好配合,干点该干的,现在放开了,你也只能支持并接受,想想接下去的路该怎么走?

做人还是得务实点。

3

疫情三年来,有的国家早早宣告防疫失败躺平了,有的防了一阵子,中国则是竭尽全力防到了最后,但不管我们做了多少努力,大家要明白这样一个事实:

当三年前出现了第一例新冠病毒之后,这个世界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它的运转模式被重新界定了,年之前的时代结束了,我们回不去了。

所以不管这三年来我们做了什么,其实结局是大同小异的,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了。

不同国家的政策只是在各个利害关系之间权衡,看高层想要保什么。

决策者们所做的任何一个决定,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任凭再聪明的科学家,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也都没有遇到过这种刺手的世纪难题。

我不是为他们开脱,因为事实就是这样,人不是神,无法精准预料后面的事情。

应该说我们国家所选的方向,是站在了大部分弱势群体的立场。

但面对这个世纪难题,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不能顾全到所有人。

高层所做的任何决策,也都是根据当时的形势,挑了一条看起来不太坏的路走。

为的是能尽可能保住大多数人,但肯定会以牺牲一部分人作为代价。

选择这个时候放开,也是经过各方权衡的,当然放开后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也确实是考虑不足。转身太快,没预料到后面这么多事。

但我想说的是,这个魔盒一旦打开了,就像是一只无形的巨手,拽着历史的车轮强行让它改变了方向,权力再至高无上的人,也没办法停下它。

年初,我们以为在家里躺两个月,这病毒就会消失,我们以为它就是一个匆匆过客。

年初,我们意识到这可能是场持久战,没个两三年是回不去的。

年初,我们开始做好和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了,心里却还在问,真的会这样吗?

直到年底,答案终于揭晓,最终妥协的是我们。

这个病毒终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就如同感冒一样司空见惯。

好在我们国家经过这几年防疫,病毒的毒性已经弱化很多,这或许是这几年国家为我们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如果你改变不了这个事实,那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

接受它存在于我们周围这个事实,慢慢就当成普通的病。

因为也不测核酸了,也不再有“阳了”的概念,你也感受不到周围有多少阳性病例,也不会恐慌了。

我曾问过一个德国同事,他说他老家在德国一个小镇上,他镇上每隔几天就有人因为新冠去世了,大多是老年人,有些前几天还说过话,说走就走了,但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

很快,我们也会习以为常的。

4

看看现在网上那么多负能量,不得不说,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整天怨天尤人骂这个骂那个管不了用,你骂几下出个气就行了,骂完还得回来面对现实。

有一个扎心的事实是,无论是骂封控还是骂放开的,封控时日子过得最苦的那批人,放开后,大概率也是最苦的那批。

看着现在严重挤兑的医疗资源,成堆成堆的遗体没法烧,和一药难求的种种无奈,说明现在政府也拿不出更多的办法。

医院,有特效药,苦的还是老百姓,我们既然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唯一能做的只有自救。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经济能好起来,自己能多挣几个钱,因为抓紧搞钱才是最佳良药。

至于怎么搞钱你就别问我了,我也想知道。

钱就是我们的底气,当我们买点好吃的给自己补补时,也不用那么拮据;当我们面对高额医疗费时,也不用那么纠结。

甚至当我们万不得已要买高价药,付高价丧葬费,掏钱时的手也不用那么抖。

离放开已经一个月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诸多变化,商场的人流增加了,酒店也逐渐火爆了,出国旅游也重新变成了现实。

最重要的是老百姓不再对这个病毒胆战心惊了,而是在逐渐接受共存这个事实。

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症状再弱也得尊重一下它,毕竟好歹是个病毒。

最近也看到新闻,有人阳康后就去打球,结果心肌炎发作猝死了,还有个去爬山的新闻好像也一样。

很多老人也没能捱过这个冬天,年轻人还好一点,但阳康了刚想喘口气,下一波不知不觉又来了。

有的人跟风屯了很多药,但药物只起到辅助作用,能干死病毒的只有自身的免疫力。

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免疫力差点,闯关难度就更大一点。

所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多照顾好家人,才是我们该做的。

另外,保护好自己的同时,有条件能帮上别人的,就帮点吧,毕竟还有人比你更苦的。

这个时代不算好,但还不至于最坏。

不管它怎么变,我们只能紧跟着这个时代,硬着头皮往前冲。

年了,健康活着最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