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是一组罕见的慢性风湿性疾病,主要累及骨骼肌,可引起肌肉无力和耐受力下降,包括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和散发性包涵体肌炎等。这些疾病的预后有所改善,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上升,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JohnSvensson博士等人的研究显示,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了一倍。文章发表于ArthritisCareResearch。
在这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中,年至年间诊断为炎症性肌病的患者,与一般人群相比,缺血性卒中的校正风险比(aHR)为2.1(95%CI1.4-3),出血性卒中的校正风险比为1.9(95%CI0.7-5.5),尽管观察到此类事件很少,可信区间较宽,且估计值无显著性。
研究人员指出,最近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缺血性卒中的相对风险是1.61,但在纳入的研究中表现出相当大的异质性,因此,真正的风险不太清楚。另外,先前的研究并未将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分开,这两者有不同的病因,并且自诊断肌炎后,并未评估随着时间推移而引起的相关风险。
因此,为了更全面的阐明这些患者的卒中风险,进行了这项研究。
研究概述
Svensson团队分析了来自于“瑞典国家患者登记”、“瑞典风湿病质量注册”和“国家死亡登记”的数据。在国家患者登记中,每个诊断为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患者与10名对照者相匹配。该研究包括名患者和名对照者。患者中56%是女性,平均年龄为61岁。具体诊断为皮肌炎者占33%,其余归为其它炎症性疾病。
患者卒中相关危险因素:15%有高血压、5%有糖尿病、5%有房颤、4%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主要研究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4.6年,肌病组中有34例发生卒中,对照组中例发生卒中。在这两组中,88%是缺血性卒中,12%是出血性卒中。肌病组中卒中发生的年龄要早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66岁和72岁。
肌病组中缺血性卒中的粗发病率为8.7/(95%CI5.9-12.4),对照组为4.9/(95%CI4.2-5.6),年龄和性别调整的差异为3.8/(95%CI1-6.5)。
对于出血性卒中,肌病组的粗发生率为1.1/(95%CI0.3-2.9),对照组为0.7/(95%CI0.4-1)。年龄和性别调整的差异为0.3/(95%CI0.6-1.1)。
在对缺血性卒中的分层分析中,女性患者的发病率较高,肌病组为7.6/(95%CI4.3-12.6),对照组为4.6/(95%CI3.7-5.5)。男性患者的发病率也较高,肌病组为10.1/(95%CI5.6-16.6),对照组为5.3/(95%CI4.3-6.5)。
在最年轻的患者组中(年龄小于65岁),缺血性卒中的相对风险最大,风险比为4.6(95%CI1.8-12)。然而在年龄最大的患者组中(68岁及以上),年龄和性别调整后的差异最大,为6.3(95%CI2.7-15.3)。
肌病组中缺血性卒中的累计发病率几乎是对照组的2倍,在诊断后1年发病率分别为0.9%和0.4%,在诊断后5年发病率分别为4%和2.2%。这种差异在10年后并未持续,但很少有患者进行了10年的随访。
讨论
研究者表示,炎症标记物比如C-反应蛋白与其它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狼疮)的卒中风险有关,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狼疮。然而,临床实践中炎症性肌病的主要炎症标记物是肌酸激酶,我们对其在心血管疾病(包括卒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知之甚少。
研究者们得出结论,即使风险再高,卒中仍然是罕见的事件,因此,应该将预防重点放在绝对风险最高的群体,特别是老年患者。
该研究的优势包括:(1)数据来自于国家公共登记且为前瞻性;(2)肌病分类错误的风险很低。局限性在于缺乏关于其它风险因素的信息,如吸烟和血脂水平。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NancyWalsh.StrokeRiskDoubledinMyopathy-Bothischemicandhemorrhagiceventsincreased.MedPage.July18,.
文献索引:JohnSvensson,IngridELundberg,MiaVonEuler,etal.TheRiskofIschemicandHaemorrhagicStrokeinIdiopathicInflammatoryMyopathies:aSwedishpopulation‐basedcohortstudy.ArthritisCareResearch.12Jul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