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类风湿家族有9个ldquo兄弟姐妹 [复制链接]

1#
风湿病是一组病,它包含了多种疾病,所以我们的分类方式也大有不同,一起来看看简单的分类,看看风湿可分为几种呢?

类风湿性疾病西医分类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系统性血管炎、类风关、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幼年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坏死性血管炎及其他血管炎、干燥综合征、重叠综合征、成人Still病、脂膜炎等

2.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赖特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慢性炎症性肠病、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等。

3.退行性变:骨质疏松、骨关节炎。

4.神经性疾病:包括神经血管疾病、脊神经根病变,包括神经病关节炎、腕管综合征、椎管狭小等。

5.晶体相关性关节炎:痛风、假性痛风、焦磷酸钙沉积病及软骨钙化病、淀粉样变、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糖尿病引起的关节病、甲状腺及肢端肥大症等。

6.感染相关性风湿病:风湿热、化脓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直截感染引起的关节炎,由感染简捷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等。

7.肿瘤相关性风湿病:原发性(滑膜瘤、滑膜肉瘤),继发性(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

8.其他:回文性风湿症、纤维肌痛症、复发性关节炎、赘瘤样病等,包括复发性风湿病、间歇性关节积水、结节病、结节性红斑等。

类风湿性疾病中医分类

风湿病是一大类病种繁多的疾病的总称,各病种的病因、及预后差别很大,不少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病理、临床症状、.体征、治疗认识观点存在不少差异,大致从病因、病位、证候由于历史条件等原因,人们对某种疾病的因此历代医家对风湿病的分类不尽相同,名称相当复杂。中医按类风湿病因分类,始见于《*帝内经》,主要有以下七种:

1.风痹:

风邪较旺,也叫行痹,特点是痛无定处,就是感觉好像四处关节都有痛处,不定处的痛。风痹以感受风邪为主,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或命名。至今仍为风湿病的主要分类方法之一,侵犯肌肤、关节、经络、以其性走申,指导着临床实践。疼痛游为不定为症抉、特点。因风为旧邪,“上先受之”,故多发于上肢、肩背等处;卫阳不固,揍理空疏,故有恶风、汗出之表现。

2.寒痹:

寒邪较旺,也叫痛痹,特点是某个患处剧烈疼痛,并且在受热时,痛楚有所缓解。寒痹因阳气不足,感受寒邪为主,其表现以肢体关节疼痛为著,固定不移,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或缓解。《内经》所谓:“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因阳气不足,又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故其症常兼恶寒、肢体拘挛、屈伸不利、脉弦紧等。

3.湿痹:

湿邪较旺,也叫着痹,特点是关节疼痛,痛处固定,肌肤会麻木不仁,关节屈伸不利。湿痹以感受湿邪为主,湿邪留滞于肢体、关节、肌肉之问,临床表现以上述部位肿胀疼痛、重着麻木为特征。因脾主湿,而湿性粘滞,阻碍气机,故一般湿痹多兼有脾湿不运或湿困脾土及气机不畅等症状,如头沉而重、胸闷纳呆、腹胀身倦、苔腻、脉濡缓等。

4.热痹:

热邪较旺,特点是关节处灼热红肿,遇凉则能舒缓,肢体屈伸不利。痹感受热邪或湿热之邪,或风寒湿邪人里化热,以肌肉关节的红肿热痛,伴有身热、汗出、口渴、舌苔*腻、脉象滑数为特点。因火热阳邪,色赤人心,且易伤阴津,故红肿明显,常兼有红斑、结节,口渴,便干。这种风湿病疼痛显著,关节不能屈伸,医家多述之为“疼烦”。

5.燥痹:

是以感受燥邪为主,或由于阳热之邪化燥伤阴,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失于濡养而致一类痹证。《内经》即已论及:“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对于燥邪致痹,虽未展开论述,但已意在其中。“燥痹”之表现,因“燥胜则干”,以阴血津液不足,筋骨关节失于濡养,出现肌肉瘦削,关节不利,口鼻干燥,目千而涩等症为主要特点。

上述风、寒、湿、热、燥诸痹,为以单一外邪为主致病者。但临证所见,外邪侵袭,则多兼夹至。或复合外邪致病,或邪气人里而化,导致风寒湿热,错综复杂。临证又以风寒湿痹和湿热痹为多见。

6.风寒湿痹:

风寒湿邪兼夹而至,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本义。但临证辨析,应辨三者之中,孰轻孰重。有以风、湿为主者,称为“风湿痹x}x有以寒、湿为主者,称为“寒湿痹”;若风寒湿三气兼重,则以“风寒湿痹”名之。

7.湿热痹:

属于《内经》指出的“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之热痹。临床所见,一般热痹多为湿热痹。对于热痹的认识,《内经》已有明论。但汉唐之时多以风寒湿痹论,虽然仲景有白虎桂枝之治,但作为大法,毕竟从湿热论痹者较少。唐·孙思邀《千金要方》明确提出用犀角汤治“热*流人四肢历节肿痛”,是对风湿病学的一大贡献。

昊鞠通《温病条辨》之‘“湿痹”和“暑湿痹”,实际上皆是“湿热痹”。其病因被明确“湿聚热蒸,蕴于经络”。昊氏认为痹证之中‘“寒湿固有,热湿尤多”,并以加减木防,.治痹之祖方”。虽为一家之言,但验之临床。这同现代一些医家的认识是一致的,值得重视。不无明见,是对中医风湿病学的一大发当然。风寒湿痹和湿热痹之间也非绝然分开,错杂兼夹者亦复不少,这是应该注意的。

类风湿家族的九大金钢

广义的类风湿是指风湿类疾病,简称风湿病,是由不同病因(已知的或未知的)引起的涉及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血管等)的,以慢性疼痛和(或)肿胀、畸形、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等为表现的一大类疾病。

风湿病包括的范围甚广,是一个大家族,共有多种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痛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感染性关节炎等。狭义的风湿,一般是指传统上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类风湿家族的9大金钢吧:

1

痛风

姓名:痛风,又称之为“帝王病”、“富贵病”

性别:男性高于女性

年龄:男性在20岁以后,女性在20~40岁进入一个高峰平台期

体貌特征:多在夜晚睡眠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关节出现红肿疼痛,其疼痛感呈烧灼样、刀割样剧烈;发病的关节会出现肿胀、僵硬的症状,其肿胀的地方如石头一般,呈不对称性,大小不一;关节肿的痛风石数量变多、体积变大,且容易破溃,破溃后会流出白色的尿酸盐结石;夜晚的起夜次数变多,继而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身份标签:血尿酸升高,关节腔积液可见尿酸盐结晶

2

类风湿关节炎

姓名: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湿(RA)

性别:男女之比为11.5~8),中老年女性居多

年龄:最小者为6周,最大者为70岁;平均年龄在47岁左右,以20-50岁的青壮年居多

体貌特征:腕关节、掌指关节、足趾、膝关节、髋关节等呈现出对称性、持续性疼痛、肿胀甚至变形;晨起时关节僵硬的表现,休息活动后能有明显的缓解。

身份标签:类风湿因子阳性、抗CCP抗体阳性

3

抗磷脂综合征

姓名:抗磷脂综合征(APS),又称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LS)

性别:男女患病比约1:9,女性偏多

年龄:30岁为高峰期

相貌特征:血小板减少;身体里的动静脉血管都容易形成血栓;女性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可能会出现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出现网状的青斑、身体下肢发生溃疡、偏头痛等。

身份标签: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心磷脂抗体阳性。

4

强直性脊柱炎

姓名:强直性脊柱炎,简称强直(AS)

性别:男女之比为2:1~3:1,女性发病缓慢及病情较轻

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在20-30岁,40岁后及8岁前发病者少见

相貌特征:最开始的时候出现臀部、髋关节、腰部、背部疼痛的情况,并且疼痛不断扩散,由间歇性慢慢发展成持续性的痛;早上久坐久立之后,突然站起来或者突然坐下去,会感觉到腰部背部非常的僵硬,需要费很大力才能恢复过来。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时也会出现这种问题,就导致了翻身困难。

身份标签:HLA-B27阳性、骶髂关节X片/CT/MRI示骶髂关节面破坏/间隙消失

5

干燥综合征

姓名:干燥综合征

性别:女性为高危人群

年龄:40~60岁

相貌特征:眼睛干燥,患者双眼会有砂粒感,害怕光、眼睑沉重,同时也会并发角膜炎、结膜炎以及视力下降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没有眼泪;口腔黏膜会反反复复发作,同时也会伴有嘴唇的疼痛感,舌头两颊黏膜疼痛;牙齿会呈现粉末或者小块状的破碎,最后只剩下残根;皮肤会处于干燥状态,同时也会伴有瘙痒,一般是发生在下半身。

身份标签:抗SSA/Ro抗体阳性、抗SSB/La抗体阳性,唇腺活检可见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6

系统性硬化病

姓名:系统性硬化病,又称硬皮病(SSc)

性别:男女患病比约1:3~4,中年女性居多

年龄:30~50岁为高峰期

相貌特征:疲倦乏力、肌肉痛、关节僵硬疼痛是相对普遍的症状。部分人还有抑郁症、胃口差、体重下降等;雷诺现象是SSc最典型的预告,除雷诺现象外,手指皮肤肿胀、毛细血管扩张、红斑、瘙痒、指尖皮肤凹陷是最早症状;继续进展则有皮肤增厚和硬化、皮肤溃疡、钙化、坏疽等。其皮肤色素沉着过度与色素脱失并存。

身份标签:抗Scl-70抗体阳性,皮肤活检见网状真皮致密胶原纤维增多,表皮变薄,表皮突然消失,皮肤附属器萎缩

7

白塞病

姓名:白塞病,又称贝赫切特综合症性别:男女均可发病,男女患病比约3:4,女性偏多,男性病情偏重年龄:从青少年到老人都可患病,16~40岁为高峰期相貌特征:反复口腔溃疡、疼痛,溃疡面较深、底部多为白色或*色,可以同时在多个部位出现多个溃疡(俗称“口疮”),包括舌、口唇、上颚、咽部等。多数溃疡可自行好转,但常反复发作,严重者疼痛剧烈,非常影响进食。身份标签:针刺反应试验阳性8

系统性红斑狼疮

姓名: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性别:男女患病比约1:7~9,青年女性居多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为年轻妇女,生育年龄间的男女之比为1:9,青年时期男女之比为1:2,提示雌激素水平与发病有关。相貌特征:活动期患者的症状常表现为发热、疲倦、乏力、体征下降等;皮肤出现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多形红斑、亚急性皮肤红斑等,还会出现口腔溃疡、鼻腔溃疡、脱发、光敏感等;出现对称性多关节疼痛、肿胀,也有患者出现肌痛的症状,主要累及四肢近端肌肉,表现为肌痛及肌肉压痛。身份标签: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9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姓名: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又称皮肌炎、多发性肌炎

性别:男女患病比约1:2,女性偏多

年龄:20~40岁为高峰期

相貌特征:病情于数周或数月发展至高峰,受累肌群包括四肢近端肌肉,颈部屈肌,脊柱旁肌肉,咽部肌肉等,但面肌受累罕见,肌无力是主要症状;全身表现可有发热、关节痛、体重减轻、雷诺现象等。

身份标签:肌酶谱升高,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阳性,肌活检病理阳性

患者可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